10月17日動靜(通信員陳恩睿):10月15日,在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農村絡文化站里,該鎮圩行村肖慶文等3位農夫朋友正在電腦前查找黃皮病蟲害防治專業資料。他們一邊查閱,一邊做紀實。肖慶文說:目前培植黃皮、荔枝等水果或別的農作物,上查找控制專業、了解市場行情或發表農產品信息,方便得很。上查找水果培植控制專業,隨時掌握農產品市場代價,農夫依附絡賺錢——這在秀英區農村已經不是新鮮事物百家樂平注玩法。
本年初,秀英區推出農村絡文化站、農村絡文化服務點和農村絡文化戶,配備了電腦,連結寬帶絡,使農夫進一步嘗到了信息化的甜頭,也正一點一滴地擠跑他們幾千年來陳舊的觀念和傳統的意識,學會用絡提高素質和致富奔小康,為新農村建設注入新的活水。
三站合一,擴展服務
本年初,海口市秀英區在農技110服務站、電子農務服務站兩站合一的根基上,推出了農村絡文化站,以三站合一的信息服務模式,為新農村建設打開大世界。
本著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宗旨,秀英區農村絡文化站重要散播涉農信息,包含有查詢農業政策、農業科技和農資信息、農副產品供求信息以及別的民生信息;利用電子農務為鄉鎮、鄉村和相關企業創建自己的門戶頁,推廣鄉鎮企業產品;為農夫提供吸取文化知識資本;配合村級組織建設開展黨員干部當代吸取教育等。農夫在絡文化站查閱各種農業資料、致富信息等涉農信息不收上費。
為擴展農村絡文化站的作用,秀英區在各鎮農村吧設立農村絡文化服務點三寶百家樂,重要配合農村絡文化站工作,義務舉辦電腦知識、電腦操縱技巧訓練班,教農夫學上,培育電子農夫。農夫在農村絡文化點上學知識、學農技,了解涉農市場行情、發表農產品銷售信息等涉農上消費,實行優惠。此外,每個吧每個禮拜用半天時間免費向農夫開放。秀英區還在天然村推出農村絡文化室,在有前提的莊家中推出絡文化戶,以點帶面,擴展了絡文化服務范圍和服務功效。
訓練平臺,信息窗口
秀英區通過農村絡文化站訓練農夫,提高農夫採用電腦技巧。近日,在該區永興鎮農村絡文化服務點,看到,大部門的電腦前都有人在採用。正在吸取上的一位大姐,右手握著鼠標不太熟練地移來移去。該絡文化服務點一位控制人員說,為了最大水平地宣傳絡文化,協助農夫增長電腦知識,拓寬視野,他們依據鎮里的要求,不定期地舉辦訓練班,傳授農夫從絡中獲取有用的知識和信息。據介紹,本年以來,永興鎮農村絡文化站和農村絡文化服務點累計有280多名農夫得到了電腦根基知識的訓練。此外,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援下,該鎮農村絡文化站還請來挪動公司分兩次對全鎮的文化骨干進行電腦絡知識訓練,原策劃80人加入,結局來了150多人。據了解,本年以來,秀英區先后舉辦電腦絡入門知識訓練班11期,訓練農夫達600多人次。
農村絡文化站、農村絡文化服務點、農村絡文化室和農村絡文化戶,成為農夫獲取涉農信息的窗口。了解到,永興鎮農村絡文化站擔當人陳通華,他上查尋到一條用工信息:東莞企業需要勞工。他把這個信息及時上報給鎮委、鎮政府,鎮里積極與東莞方面聯系談判,這樣,23名男女年輕走出農村,到城里務工,每人每個月收入800元左右。秀英區儒東村黃皮培植戶林志導,本來黃皮得了病蟲害要到外地求人。可目前,他在永興農村絡文化服務點上查找藥方便辦理了生產困難。本年4月初,秀英區將青皮冬瓜的信息到上發表后,湖北、安徽等地的收購商便用電話聯系收購。據介紹,秀英區推出農村絡文化站前,石山等鎮青皮冬瓜培植戶并不了解內地、國際青皮冬瓜行情,每年都十分掛心青皮冬瓜的銷售疑問,一些品格對照好的青皮冬瓜都以對照低的代價銷售。石山鎮農夫秦基興說:以前培植冬瓜都掛心銷路,如今在家即可將青皮冬瓜銷售到武漢、天津、北京等。本年來,到農村絡文化站上搜索全國市場信息,并利用電子農務發表農產品信息和獲取市場動向的秀英區農夫約2025人。
現在,秀英區已在各鎮創建了農技110服務站、電子農務服務站和農村絡文化站的三站合一信息服務模式,配備了電腦,安裝了寬帶絡,在部門鎮、村創建了各級信息員隊伍。每日,信息員通過登陸有關涉農站和新農村建設站蒐集相關信息,并將信息傳送給當地的農夫。
致富幫手,經濟橋梁
不用走進市場,坐在家里就能以好代價把水果、蔬菜賣出去;遭遇病蟲害,不再急得團團轉,鼠標一點,生產困難就迎刃而解。海口市秀英區農夫說到農技110服務站、電子農務服務站和農村絡文化站的整合功效,便津津樂道。
秀英區美目村種有300多畝菠蘿蜜,年產幾百萬噸,但由于信息不靈通,不得不等著商家上門收購。商家不來,村民們只能自己挑著擔子去賣,十幾二十個菠蘿蜜賣不到10元錢。甚至因信息閉塞,銷路不好,成筐成筐地拿去喂牛。
推出農村絡文化站、農村絡文化服務點和農村絡文化戶后,美目村民在豐收的季候也有了豐收的快樂。王登權是美目村長年賣菠蘿蜜的莊家。本年4月,他掌握電腦根本操縱想法,隨后還買回一臺電腦上,坐在家里銷售菠蘿蜜。他在電子農務發表了菠蘿蜜信息,沒幾天,廣西、廣東等地客商就打來電話聯系收購,代價是上年的一倍多。他不僅銷售自己的菠蘿蜜,還收購村里村外的菠蘿蜜往外賣。本年旺季,王登權一天就賣了五六十萬斤的菠蘿蜜。
本年10月,由于氣象變化大,給農業生產帶來難題,永興鎮農村絡文化站通過電子農務發表防災信息,使全鎮10000多畝蔬菜和5000畝黃皮苗免遭蟲害,農夫減少損失500多萬元。本年推出農村絡文化站、農村絡文化服務點和農村絡文化戶以來,永興鎮佛手瓜平均每斤賣到了14元,是過去幾年同期售價的2倍多,全鎮收入到達850多萬元;石百家樂 自動 下注 軟件山鎮安仁村青皮冬瓜收入就有250萬元,是前年的3倍。
近日,在永興鎮農村絡文化站,該鎮農技員把黃皮苗培育場合公布到電子農務上,沒想到很快就得到回應,臨高、定安,廣東等培植戶聯系實地察訪后購苗。本來,一株黃皮苗只賣15元,目前則賣35元的好價錢。近幾個月來,永興鎮農夫單賣黃皮苗就收入120多萬元。
永興鎮分管科技和農業的副鎮長鐘仕心說,沒有農技110服務站、電子農務服務站和農村絡文化站整合之前,羊山地域的農產品到了上市季候,莊家就到鎮里反應,但願為他們找收購商,但鎮政府也沒有設法辦理這一困難。如今,有了農技110服務站、電子農務服務站和農村絡文化站的三站合一模式,在家即可將農產品銷售出去。
絡文化,變更生活
秀英區永興鎮和東山鎮農村絡文化站,每日都有農夫上,不少農夫手里還帶著個小本子,紀實有價值的信息——的確,絡文化正在變更著秀英農夫的生活。
林桂蘭是秀英區羅經村委會的農夫,本年五十幾歲。她作夢也沒有想到自己能用電腦上,更沒有想到上能變更自己的生活。本來她不懂上,農閑的時只好到村頭的一棵大樹下和村民聊天,或到墟鎮上溜達。學會上后,自家買入電腦并安裝寬帶,她常常上查找農技信息、協助村民發表農產品信息,還在上聽歌曲和觀看文藝節目等。她說:絡文化變更了我的生活,讓我感遭受當代生活的意義。
我們村離城市約30公里,本來拍攝要拿到城里去沖印,既糟蹋時間,又不容易看到功效,一點都不爽!目前用數碼相機把相拍好,在家里點點鼠標很快就從電腦上看到功效,縮小、放百家樂職業玩家技巧大都可以。秀英區美孝村年青農夫陳輝望這樣通知。在家里,陳輝望打開電腦,點擊F盤,不少照片便顯現面前,有人物照、風景照、農產品照等。陳輝望說:本來沖刷相片回家寄存都很麻煩,而且容易變質。目前存到電腦里,百家樂機率教學方便又保證。
青年的女孩子都喜愛裝扮地漂漂亮亮,城里的姑娘可以經常逛商場,可村里的姑娘就沒這個時間和便利了,絡為村里的姑娘提供了便利、全面的購物平臺。什麼衣服啊、化妝品啊,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秀英區儒吳村呂和金小姐便是這樣樂呵呵地說。以前,她很掛心支付的安全疑問,志愿者用實際演示結合自身履歷,讓她放心地享遭受了絡購物的方便實惠。
秀英區美目村干部感觸地說:過去由于信息閉塞,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普遍單調,農閑時不是聚眾打麻將,便是東家長西家短地扯閑話,甚至搞起迷信活動。目前好了,不出村,天下大事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