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從供應側看,還是從需求側看,中國經濟連續平穩的根本面不會發作變化,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換的向好態勢也不會發作變化。8月14日,國新辦舉行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場合發表會,國家統計局講話人劉愛華詮釋了她對下半年整個經濟形勢的看法。

  這場發表會前,各省份已陸續亮出成果單。現在,31省(市、區)披露了上半年經濟成果單。北京年輕報注意到,前三名是廣東、江蘇和山東,此中廣東和江蘇GDP突破4萬億大關。

  上半年各省份GDP。

  

  經濟總量

  廣東江蘇成果單超4萬億

  北青報注意到,依據公然數據,31省(市、區)上半年GDP排名中,和上年同期數據比擬,前十名名單沒變化,依次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和上海。但排名略有起落,河北被四川和湖北趕超。

  從經濟總量上看,突破4萬卡利 百家樂 破解億大關的是廣東省和江蘇省,緊隨其后的山東省上半年GDP為396581億元,相近4萬億。

  本年上半年,躋身萬億俱樂部的省份有16個,除前十名外,還有福建、安徽、北京、遼寧、陜西和江西。與上年14個省份躋身萬億俱樂部比擬,本年新增了陜西和江西。

  經濟增速也值得一看。本年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內地生產總值418961億元,同比增長68%。

  北青報統計發明,上述31省(市、區),經濟增速排名第一的是貴州,為10%;緊隨其后的是云南和江西,增速差別為92%和90%。

  與上年比擬,增速榜單變化不小。上年同期GDP增速排名中,西藏、重慶、貴州均過份10%,此中重慶為105%。本年上半年,重慶GDP為9821億元,同比增長65%。重慶市統計局表示,總體來看,上半年全市經濟不亂運行,穩的格局在鞏固,好的勢頭在延續。同時也要看到,現在全市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百家樂 五局八星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經濟發展的不均衡、不充分疑問仍較突出,提質增效任務依然艱巨。

  依據官方數據,截至現在,增速跑贏全國的至少有16地,與全國持平的有2個(北京和山西),增速低于全國的有11個,此中天津和吉林的增速較低,差別為34%和25%。

  由於,新動能加速集聚是天津和吉林上半年的一大特點。天津市統計局稱,上半年我市經濟運行企穩向好,轉型升級步伐加速,供應側結構性革新連續深化,新動能連續不斷積聚,質量效益穩步提拔,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吉林省動能轉換也贏得新進展。北青報注意到,上半年,吉林省服務業對GDP增長的功勞率到達562%,拉動GDP增長14個百分點。

  新興行業

  多地經濟發展出現了新引擎

  工業轉型升級加速推進和新興行業快速發展,是本年上半年不少省份經濟發展的顯著特點,以GDP排名前四的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為例:

  GDP總量排名第一的廣東,在工業轉型升級方面值得關注。上半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512195億元,同比增長62%;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增長52%,是2024年上半年以來的最高增速。此中,支柱產業強有力支撐了整體工業發展,電子信息業、電氣機器和器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差別增長90%、79%和113%,三大行業增加值合計對全廣東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功勞率達596%。

  江蘇上半年新產品產量也增長迅猛,此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3483%,智能電視增長649%,3D打印設施增長548%,工業機械人增長336%。

  本年2月22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吹響了山東向高質量發展的進號角。新舊動能轉換的成績也體目前了山東省本年上半年的財報中。北青報注意到,該省上半年新興動能快速成長,此中,工業機械人、服務器、新能源汽車等新產品產量差別增長1194%、583%和377%。

  浙江的數字經濟也是上半年的一大亮點。北青報注意到,上半年,浙江數字經濟要點產業增加值2348億元,同比增長164%(現價算計),占GDP的91%,比重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中,數字經濟要點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高專業、高新專業、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差別增長158%、105%、120%和141%,通訊電子、汽車、儀器儀表、醫藥、專用設施等行業增加值差別增長212%、159%、150%、131%和129%。智能電視、太陽能電池、工業機械人、光纖、稀土磁性材料差別增長570%、291%、289%、208%和200%。

  從工業來看,高專業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都維持了對照快的增長。 8月14日,國家統計局講話人劉愛華在發表會上表示,新動能連續發力也是7月份國民經濟的一大特點,從具體產品來看,比如工業機械人、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這些新產品的產量繼續維持快速增長。

  面對挑戰

  外部環境不確認性陰礙不小

  固然各省份經濟發展態勢優良,但也存在一些挑戰。

  廣東省統計局稱,上半年廣東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前提積累增多,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重要發展目標打下優良根基,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不確認性增多,結構調換正處于攻關期。

  為應對挑戰,下半年,該省將加速推進重點項目和根基設備項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速工業結構轉型升級和對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加大對專業要點競爭力的培育力度;以更積極主動的立場拓荒內地和國際市場;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連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減低工業企業成本,辦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疑問等。

  在不少省份上半年的成果單中,都提到了外部環境的不確認性上升將對該地的經濟發展形成新的挑戰。

  江蘇統計局方面稱,上半年江蘇全省經濟維持穩中向好態勢,發展質量連續提拔,轉型升級步伐加速,但外部環境不確認性增多,經濟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疑問和部門領域結構性矛盾仍舊突出,推動高質量發展任務仍然艱巨。

  當前,內地外發展環境仍然十分復雜,中美貿易摩擦的后續陰礙仍然存在著不確認性。內地宏觀環境總體向好,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疑問,比如實體經濟發展面對不少制約,擴大消費難度加大,打好三大攻堅戰任務仍十分艱巨等等。在此前介紹山東省經濟場合時,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魏華祥這樣說。

  在8月14日的發表會上,有提問,如何懂得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的變?

  劉愛華回應稱,從外部來看,應該是現在外部環境發作了明顯變化,體現了這個變。

  現在單邊主義、貿易保衛主義對照盛行,國際貿易出現了對照大的不確認性,這是經濟運行中一個很大的不確認因素。從內地來看,結構調換、轉型升級固然贏得了很大成效,可是不均衡、不充分的發展仍然是重要矛盾,可以說轉型升級仍然處于爬坡過坎的攻堅期。

  東北三省

  遼寧總量和增速均排在首位

  東北三省的上半年經濟運行場合備受外界關注。

  就總量來看,遼寧省上半年經濟總量維持在1萬億等級,領跑東三省。吉林和黑龍江上半年的經濟總量相差無幾,前者為629907億,后者為62406億。

  從增速方面來看,北青報注意到,三省GDP增速均低于全國平均程度(68%)。遼寧省增速在東北三省中位列第一,為56%;其次為黑龍江,增速為55%。

  實際上,本年上半年GDP為113833億,讓遼寧省的表現十分亮眼。

  以經濟增速為例,2024年上半年,遼寧省經濟增速為-10%,是全國31個省份中唯一負增長的省份;2024年上半年,遼寧省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實現21%的增速,但與增速為65%的吉林省和增速為63%的黑龍江省比擬,仍處于末位;而在本年上半年,遼寧省經濟增速趕超吉林省和黑龍江省。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提高是上半年遼寧省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北青報從遼寧省統計局獲悉,本年上半年,遼寧全省完工固定資產投資35391億元,同比增長121%百家樂 演算法,增速比一季度提高78個百分點。

  在建設項目方面,遼寧省建設項目5259個,同比增加1294個,增長326%;完工投資21746億元,增長101%。此中,億元以上建設項目1808個,增加290個,增長191%;完工投資17336億元,增長51%。

  一帶一路

  多地進出口提及一帶一路

  自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提出后,一帶一路在助力中國發展、帶動沿線國家共同繁華方面發揮了主要作用。

  以遼寧省為例。本年上半年,遼寧省外貿進出口維持增長。遼寧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遼寧全省進出口總額35546億元,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72個百分點。此中,出口總額15386億元,增長37%,增速提高77個百分點;入口總額20240億元,增長78%,增速提高67個百分點。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對蒙俄及中亞等7國出口378億元,增長89%;對中東歐16國出口202億元,增長179%。7月24日,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講話人魏華祥在介紹山東省上半年經濟運行場合時,同樣提到了一帶一路。

  他說,山東省深化對外投資合作,上半年實際採用外資6552億元,增長38%,預測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際投資512億元,增長48%。

  經濟總量緊隨山東的浙江省,上半年的成果單中也提到了一帶一路。上半年,浙江省進出口總額13330億元,此中,出口9840億元,入口3490億元,同比差別增長89%、60%和180%。出口占全國的份額為131%,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域進出口較快增長,進出口4274億元,增長112%。

  副省級城市

  深圳市和廣州市突破萬億元

  除各個省份上半年GDP陸續出爐外,15個副省級城市的上半年成果單也相繼公布。本年8月1日,深圳市亮出了上半年的成果單——上半年全市GDP1103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0%。

  北青報注意到,不論是總量還是增量,這個成果在副省級城市中都是名列前茅。

  上半年的財報顯示,深圳和廣州都躋身萬億元俱樂部,這樣亮眼的成果甚至過份了一些省份。

  當然,新增企業和大項目對經濟的運行作用頗大。

  比如深圳上半年各行業新增企業增速均過份20%,此中,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37329億元,增長13%,增幅最高。

  廣州大項目帶領作用也十分顯著,三大投資領域完工投資超十億元的項目達39個,同比增加12個;完工投資95424億元,增長977%。

  成都在對外開放方面的進展值得關注。依據成都市上半年的財報,該市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數增長955%,總投資規模增長949%。百家樂小路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21629億元,增長260%。此中,實現出口總額11299億元,增長307%百家樂優惠活動

  當然,新產品、新動能也是拉動副省級城市的一大引擎。成都市上半年太陽能電池、民用無人機、工業機械人產品增速差別為1976%、292%、400%。

  杭州市的上半年數據顯示,該市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算計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設施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兩大行業增加值差別增長269%和128%,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198和57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104%、工業機械人增長1084%。

  此外,一些副省級城市的人才新政對經濟的作用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