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30日,滬市主板1546家上市公司全部披露半年報或半年報相關數據。滬市主板公司上半年主營收入、凈利潤同比均有所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二季度業績復蘇端倪明顯。
二季度實現覆原性增長
具體來看,滬市主板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33萬億元,同比下降約3%,相較一季度同比降幅收窄5個百分點;凈利潤為141萬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為133萬億元,均同比下降約22%,較一季度下滑幅度略有收窄。
實體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27萬億元、凈利潤為041萬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為034萬億元,同比下降約6%、38%和42%,相較一季度同比降幅差別收窄7個百分點、25個百分點和24個百分點。金融類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約13%。
所有滬市主板公司中,上半年有1273家公司維持盈利股票百家樂,占比超八成,273家公司賠本,相較一季度430余家賠本公司數目大幅下降,賠本面明顯收窄。盈利公司中,近五成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下滑家數及幅度相較一季度也有所下降。
從細分數據來看,滬市主板公司二季度出現百家樂 1324覆原性增長,業績復蘇端倪明顯。二季度滬市主板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9萬億元,同比增長約2%,環比增長約16%;凈利潤為073萬億元,扣非后凈利潤額為068萬億元,環比均有所增長。二季度盈利公司為1真人美女百家樂296家,此中兩成環比扭虧為盈,六成環比增長;賠本公司為243家,此中近四成環比賠本收窄。實體企業二線上百家樂分析季度業績也明顯好轉,營收、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環對照一季度差別增長約29%、153%和167%。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表現出色
從公司規模角度看,實體公司中,市值百億元以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15萬億元,凈利潤為038萬億元。
國有實體企業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80萬億元,凈利潤為024萬億元,民營實體企業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
從行業角度來看,通用及技術設施、橡膠和塑料制品、金屬制品、儀器儀表等制造行業和專業服務行業凈利潤同比增長16%、54%、39%、10%和20%;食物飲料、電力熱力等民生保障行業凈利潤增速轉正,同比增長5%和2%,醫藥制造等防疫相關行業凈利潤降幅收窄。總體來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表現出色。
前期受疫情陰礙最大的消費和交運行業也在二季度出現復蘇端倪,但部門領域形勢照舊嚴峻。此外,煤炭、有色、鋼鐵、化工等傳統支柱行業覆原歷程較為遲鈍,夢幻百家樂石油及自然氣行業受疫情沖擊和油價走低的雙重陰礙,出現大額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