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紅旗下》演出劇照。李春光攝

  本報 王潤

  這部自傳體的小說,我寫過兩回。1937年寫過一回,3萬字;1961年又寫過一回。有人說,文學是樹,戲劇成家具了。我感激后人們懷著誠意,將我這未完的小說續寫成了戲劇,搬上了舞臺。北京人藝開年大戲《正紅旗下》的末端,濮存昕扮演的老舍,在首都戲院的舞臺上,以獨白的方式,言簡意賅、一字一句,道出了這棵老樹變成新居具背后的難懂情緣。

  于是之提議李龍云續寫

  小說《正紅旗下》是老舍先生傾注了極大心血的遺作,擱筆時留下11章8萬字。固然只是一部鴻篇巨制的序曲,但足以展現出老舍晚年思想和藝術的爐火純青,具有極高的文學、歷史和民族學價值。

  在于是之的提議下,編劇李龍云在未完工的原著小說根基上,開始了對《正紅旗下》的續寫和改編。從1987年開始,一直到1999年老舍誕辰100周年大老爺娛樂城攻略之際,第三次改編才終于完工。全劇共11場加尾聲。

  創作演出陣容強盛

  2024年新年伊始,渡過70年院慶的北京人藝,將《正紅旗下》作為開年大戲,由馮遠征、閆銳導演,濮存昕扮演老舍。他們三位,2021年曾差別作為新版《日出》《原野》和《雷雨》的導演,以新解讀的舞臺創作、新一代的年輕演員,將三部曹禺名劇相繼搬上了那時新落成的北京國際戲劇中央曹禺戲院。此次在《正紅旗下》中攜手,引導強盛創作和演出陣容,則更彰顯了一種致敬巨匠和經典,同時求新求變、創造表白的立場。

  京味話題的創造表白

  拉開大幕,《正紅旗下》的整個舞臺視覺表白就區別于以往傳統冠天下娛樂城遊戲推薦的人藝京味話劇。不見認識的市井小院、京城宅門,而是代之以紅色的屋頂、整齊的琉璃瓦,用寫意象征的元素展示出老北京城的特點,同時也鮮明地表白著一種獨特視角。

  在這穿越時空的舞臺上,老舍的陳說串起各色鮮活生動的人財神娛樂城遊戲規則教學物形象、豐富龐雜的民俗世相;顯現出時代嬗交關頭旗人以及整個中國社會的風云走勢,也揭示出清末衰落、列強入侵、國難家殤的社會根源。

  演員實力與成長的見證

  這也是一臺會合顯現人藝老中青演員實力與成長的大戲。40來位演q8娛樂城遊戲攻略員塑造的晚清群像,幾乎各有特色和表演細節,惟妙惟肖,哪怕只有一場戲,也令人印象深刻,面前一亮。當這些有血有肉、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飽受侵略者當眾玷污和欺凌毆打后,陪伴著一記記響亮的自抽嘴巴聲,痛心自問我為什麼那麼愛在世,更是格外振聾發聵。

  劇中充實戲曲元素的舞臺表現手法,散點、群像式結構,既有獨特創造,也讓人想到焦菊隱先生對中國話劇民族化的藝術試探,以及林兆華導演戲別太像戲的藝術主張。這種具有濃烈中國民族情調的抒情寫意風格,傳遞出老舍的家國情懷和其作品充實詩意的文學性。

  以《正紅旗下》迎來第71個年初的北京人藝,老樹發新芽,有新的面貌、新的生機,更主要的是有新的勇氣、新的決心。相信走在新征程上的人藝人,Q8娛樂城出金方法將不懼挑戰,繼續打造、打磨既有民族傳統文化意境,又有時代審美藝術風采的新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