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仿制的古瓷騙取他人150萬元、利用受邀鑒定的便利以假充真騙取他人200萬元,省珍藏家協會原副會長馮所標涉嫌犯詐騙罪被提起公訴。

  在珍藏市場日益火爆的今日,精美的文化包裝下也掩蓋著骯臟的買賣。有誰能相信,奮發鉆研長年,對文物、寶石鑒定頗有研究且小馳名氣的省級珍藏家協會會長、副會長(共三人)在金錢眼前,卻見利忘義,見錢眼開,完全喪失職業道德,上演了一出出以假古玩暴斂橫財的丑劇。終極受騙人協同公安機關巧施計策,將計就計,引蛇出洞,揭開了珍藏家以鑒定行騙的真臉孔。

  買翡翠受蒙騙

  時下民間珍藏行為活潑,古董、寶石買賣頻繁,一些投資喜好者不惜重金買入古董、寶石。然而,在頻頻買賣的背后,也隱含著碰到假貨的擔憂。省海口市個體珍藏喜好者張某就遇到了這樣的懊惱。

  馮所標擔任了省珍藏家協會的副會長之后,由于對寶石鑒定有一定研究,常常會接到別人請他做鑒定的約請。2025年6月,符某從馮所標處買入了一塊翡翠原石,盤算轉手賣給張某。買賣時,不清楚原石來源的張某請馮所標協助鑒別。

  事后,馮所標把張某請他鑒其它場合示知符某。得知張某基本不懂行,他們策畫由馮所標提供翡翠原石及成交底價,符某與張某進行買賣,馮所標百家樂算法鑒別時抬起翡翠原石品格,共同牟利。

  同年7月10日,馮所標將一塊石巖(經鑒定為鈉長透閃石巖,不是翡翠,也不屬寶玉石類,重145公斤)與四塊翡翠原石一起交給符某,謊稱全部都是翡翠原石。后在符某與張某買賣時,馮所標受邀鑒別稱全部石巖均為翡翠原石。張某信認為真,與符某商定以人民幣90萬元成交(此中鈉長透閃石巖以人民幣20萬元成交)。即日,張某從交通銀行賬戶將人民幣90萬元轉入符某賬戶,符某得款后,支付人民幣75萬元給馮所標。

  同年7月24日,馮所標將一塊石巖(經鑒定也是鈉長透閃石巖,重8225公斤)交給符某,謊稱是翡翠原石,讓符某買賣時開價200萬元。符某與張某進行買賣時,馮所標受邀鑒別稱該石巖是翡翠原石。即日,張某與符某商定以180萬元的代價成交。張某將人民幣170萬元轉賬支付給符某,另取10萬元現金付給中介人作為報酬。后符某將人民幣110萬元通過轉賬存入馮所標以他人名義在工商銀行開設的賬戶,另將人民幣10萬元現金支付給馮所標。

  買到翡翠原石之后,張某愛不釋手,整天守在旁邊看來看去。終于有一天,張某越看越覺得這塊翡翠原石有疑問:既然是翡翠原石,怎麼不是綠色的?雖說張某不懂鑒別玉石,可也略知一二。他思忖再三,請來地質部分的專家進行鑒定,結論為,所謂的翡翠原石,實在是鈉長透閃石巖,基本不屬于寶玉石類。拿著這樣的鑒定結論,張某終極選擇了報案。

  玉石買賣,兩方自愿,通常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沒有任何憑據,因而,單憑張某一面之詞,警方也無法下手。

  多謀善慮的張某便心生一計,要為警方提供有力的證據。

  將計就計巧周旋

  于是,張某找到符某一再表達:上次可買了塊貨真價實的翡翠原石,誰看了都說好。總之,這塊翡翠原石是買值了,將來只要出手肯定能賺上幾十萬。符老兄以后有這樣的好事,別忘了通知我,有錢要大家一起賺嘛。

  張某一番話,讓符某聽出來,張還想買幾塊翡翠原石。

  符某很快將此動靜通知了馮所標。馮所標大喜過望,不過,他又想起曾經聽到一些議百家樂 例牌論,說張某曾經由於這塊原石報警等,無知張某葫蘆里賣的什麼藥,他決意慎重行事。

  先拖他一陣再說,假如他真想買,還會找你,關鍵是要沉著,探明虛實。老謀深算的馮所標對符某說。

  大概一個月后,符某的手機響了,是張某來的電話,張某急著要買玉石。

  得到信息后,馮所標馬真人百家樂推薦上又找人弄來兩塊鈉長透閃石巖。

  2025年9月下旬,兩塊所謂翡翠原石被運抵海口。時隔兩日,馮所標看后,初定了底價,讓符某通知了張某。半小時后,張某驅車趕來,仔細看了那兩塊翡翠原石,發明與上次的贗品相同時,便笑著對符某說:多虧符兄費神,從光彩形狀看與上次的一樣,真是兩塊好玉石,我是買定了。這樣吧,明日上午10點還請馮所標會長來做個鑒定,咱們再敲定代價。符一口應允。

  警方接到報案,進行了十分周全的配置。

  9月22日上午10時,合法符某、張某洽商代價,馮所標裝模作樣地對翡翠原石進行鑒定之際,公安人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入買賣現場,并很快請來相關原石鑒定專家。經鑒定,兩塊翡翠玉石正是鈉長透閃石巖。

  是日,馮所標被警方刑事扣押,很快被海口市龍華區查察院批準捕捉。

  專家原百家樂對子規則是慣犯

  此案經警方偵查終結,2025年1月8日,報送海口市查察院審查告狀。查察官途經縝密審查,發明馮所標尚有余罪。那便是,馮所標曾在三亞銷售過假古董,而且被騙方百家樂機率怎麼算曾要求馮所標等人退款未果。

  辦案查察官依法將此案發還警方增補偵查。偵查發明,早在2025年9月,馮所標與李某(時任省珍藏家協會會長,另案處理)、王某(時任省珍藏家協會副會長,另案處理)在省三亞市注冊成立三亞博仁堂工藝有限公司,承包三亞市一大旅店大堂三號商場銷售古玩。這年10月,江西某集團實業公司在三亞市亞龍灣建造一幢客官樓,該公司董事長見馮所標等人經營的商場內有近代古瓷器銷售(實際為仿制的古瓷器),便向馮所標等人表示有意買入一批明、清古瓷在客官樓珍藏。

  于是,馮所標采購一批仿制古瓷的當代瓷器,然后伙同王某、李某向該董事長介紹稱,該批瓷器是從民間收購來的明、清等朝代的古瓷器。對方信認為真,以150萬元買入了43件古瓷。馮所標分得贓款95萬元,余款被王某、李某瓜分。

  2025年5月,經江西省景德鎮文物局、陶瓷考古研究所有關技術人員鑒定,以為該批陶瓷均為仿品。上當受騙后的江西公司要求退款,但馮等人以種種原因予以辯駁,始終不承認是仿制品,此事因而擱置下來。

  本年49歲的馮所標是海口人,具有高中文化的他曾經在1983年因犯奸淫幼女罪、詐騙罪被原文昌縣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1年。

  刑滿出獄后,對文物、寶石鑒定有一定研究的他途經長年奮斗,案發前擔任省珍藏家協會的副會長。

  警方增補偵查后,再次將該案移送查察機關。

  查察機關以為,馮所標伙同王某、李某以仿制的古瓷騙取他人150萬元,以鈉長透閃石巖假冒翡翠原石騙取他人200萬元,犯法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應以詐騙罪追查刑事責任。

  比年內地藝術品市場行情十分火爆,導致大量從未涉足過藝術品珍藏領域的新人紛飛涌入。這些新入場的人士大多懷揣著投資升值的美好愿望,但由于對藝術品鑒賞缺乏根本的常識,常被制假販假者所害。對一個缺乏藝術品投資經驗的新人來說,專家的指點可以避免重大的投資失誤與經濟損失。

  可是有兩類專家萬萬要警惕,一類是頭頂專家美名的偽專家,他們徒有浮名,一知半解,常引人誤入邪路;二為職業道德發作偏離的真專家,他們為個人私利,迎合市場,指假為真,這樣的範例在當今市場也屢見不鮮。投資者有必須認清這些人的真正臉孔和企,以免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