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原油期貨5月合約代價4月20日跌到負值之后,6月合約4月21日再遭血洗,國際油價已不再僅僅是腰斬了,而是直接砍到膝蓋。
事實上,國際原油代價跌跌不休,從本年1月初就已開始。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各國對石油的需求大大萎縮。加之,歐佩克和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的減產協議來得太遲、減產規模又相對不足,基本不足以扭轉國際油價大幅下滑的態勢。
采訪的多位專家均表示,國際油價低位運行可能將連續一段時間,環球能源三國殺局面恐生變數:迫于成本壓力,頁巖油產業將遭受重擊,美國環球最大原油生產國的身份或不保;而依賴能源出口保持財政均衡的沙特和俄羅斯,也將承受巨大壓力。
增產比拼
5月份期貨原油代價跌至負值,理論上說是需求大幅下降、產量大幅上升、原油庫容有限以及原油期貨交割等綜合因素的結局。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仙人指路 百家樂經濟研究室主任朱彤說。
本年以來,陪伴新冠肺炎疫情向環球擴散,多個國家的經濟遭受巨大沖擊。國際錢幣基金組織14日發表了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教導》,預測本年環球經濟將萎縮3%,衰退水平遠超2024年國際金融危機觸發的經濟下滑,為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環球經濟衰退。
國際能源署15日表示,2024年,因環球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流動性幾乎停滯,進而導致燃料需求幾乎停滯,環球石油需求可能會以每日930萬桶的創記載速度下降。而4月的石油需求估算為2900萬桶,降至1995年的水準。
需求大幅萎縮,供給端卻又開啟增產比拼。3月6日,歐佩克+部長會議的減產協商決裂,沙特和俄羅斯陸續公佈大幅增產,伊拉克、尼日利亞、阿聯酋、科威特等國也紛飛公佈參加增產大軍。
需和解供應兩邊夾擊,庫容又相近滿庫,各方壓力之下,歐佩克+終于在4月12日達成協議,本年5月至6月,減產970萬桶日,7月至年底日減產770萬桶,這也是歷史上達成協議中減產規模最大的一次。即便如此,這個數字也難以令市場滿意。協議公布后,國際油價連續不斷沒有止跌,反倒繼續下沖。
廈門大學教授、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以為,每日970萬桶的減產規模遠遠不足以扭轉局勢。在新冠肺炎疫情陰礙下,需求萎縮的幅度大大過份減產規模,即便協議得以順利執行,市場也不會產生太大反映,(減產規模)起碼免費 百家樂 算 牌 程式應該在3000萬桶左右。
三國殺
這一次國際原油代價暴跌,外觀上看是代價戰觸發的,實際上是美國頁巖油氣革命后,美國原油產量連續增長,成為環球第一大生產國和第五大出口國這一國際能源生產和貿易格局變化的結局。朱彤說。
眾所周知,環球原油市場展示三足鼎立態勢。三位主導者,差別是以沙特為中央的歐佩克、游離在歐佩克體系外的俄羅斯,以及比年來憑借大力發展頁巖油新崛起的美國。
成立于1960年的歐佩克,是原油市場的老牌話事者,該組織成立的初衷就在于調和和統一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以維護各自和共同的長處。而在此中,他們最主要戰器便是通過增減產的方式管理原油市場。
在這場游戲中,歐佩克無往不利,唯一能與其抗衡的,便是俄羅斯。不過,自2024年起,美國頁巖油氣開采進入規模化階段,產量快速提拔,這讓沙特感遭受了危機。這場頁巖氣革命不僅使美國同時成為最大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更深深變更了環球石油格局。環球原油市場三國殺正式開啟。
2024年,沙特掀起一輪發狂的增產活動,企圖拉低油價,抑制美國頁巖油的擴張。不過,這場運動不僅順帶打擊了俄羅斯,就連歐佩克都自損八百:國際油價從2024年高點150余美元桶一路狂瀉至2024年1月的28美元桶,所有產油國都承擔了巨大的損失。
迫于財政的壓力,2024年12月,俄羅斯與沙特握手言和,共同推動達成了170萬桶日的減產協議,并形成了歐佩克+聯合,這被以為對于應對美國頁巖油的挑戰、保障兩方在國際石油市場的話語權和身份具有戰略意義。
這一聯合成為環球石油市場最主要的陰礙氣力:國際油價隨即實現了持續三年攀升,均價從2024年的5474美元上漲至2024年的6416美元桶。2024年7月初,在俄羅斯和沙特的支援下,歐佩克+石油減產協議延長到2024年3月。
作為沙特阻擊目標的美國頁巖油產業,在2024年至2024年勘探開闢跌至低谷;但跟著2024年減產聯合形成后,國際油價連續不斷攀升,又得益于資源市場的助力,美國頁巖油產量飆升,并終極在2024年2月,美國20長年來首次過份沙特阿拉伯,成為環球最大的原油生產國。
恐生變數
不過,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之下,上述局面又被打破,環球石油市場面對的形勢更為嚴峻。朱彤說,考慮到疫情可能對環球經濟陰礙的連續性,加上交通領域電動化趨勢進展,未來原油代價恐怕較長期間要處于一個較低的代價中樞了。
金聯創原油解析師韓正己以為,國際油價處于如此低位,環球能源格局可能產生變數。從現在場合來看,低油價將保持一段時間,這對美國的頁巖油廠商將會產生繁重打擊,產量也會相應減少,美國環球第百家樂 算牌法一大原油生產國的身份有可能不保。
最新動靜顯示,美國最大的一家頁巖油企業之一Whiting Petroleum申請破產,成為代價戰爆發以來首個倒下的美國大型頁巖油生產商。其他頁巖油氣運營商日子也不好過,他們正在大面積關閉油井,大幅度縮減資源開支,三分之一的鉆井設施退役,頁巖革命的要點專業水利壓裂被拋卻,過份5萬名勞工被解雇,高管和員工的薪水被大幅度減低。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此前估算,如果現在低油價場合連續的話,頁巖油公司本年或出現逾320億美元的債務,違約率將達17%。解析以為,若美國頁巖開采商紛飛畢業倒閉,或終極導致美國在石油市場倒退至1974年的場合,可能需要高度依賴入口石油能源。
即便對于沙特和俄羅斯而言,這樣的代價也是偏低的,后期這三個國家肯定要想設法把油價抬上去。韓正己說,沙特和俄羅斯財政收入對原油依賴性很高,長期低油價也是它們不能承受之重。
市場人士以為,低油價下,沙特和俄羅斯可以憑借其生百家樂路單紀錄產成本優勢,提高原油產量,擠壓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生存空間。不過,這也將使其自身的能源出口利潤大幅縮水,這對于依賴原油出口保持財政均衡的兩國百家樂體驗金申請來說并不全是好事。
數據顯示,2024年,石油收入差別占到沙特、俄羅斯財政收入的62%和35%。有人士據此估計,即便依照兩國最大連續產能,沙特和俄羅斯能夠承受的盈虧均衡油價在28美元桶高下。
喜憂參半
國際油價低位運行,對中國會產生什麼陰礙?朱彤表示,作為環球最大的石油凈入口國,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對中國是個利好,有利于我國顯著減少原油入口開支。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入口原油過份5億噸,日均1000萬桶,入口開支約1663億美元。
不過,對于內地的石油開采企業,卻又是另有一番情景。中石化、中石油在近期的企業會議都已經明確提出,不能寄但願于油價的短期反彈,要樹立長期過緊日子思想,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預備和工作預備。
林伯強則叮囑,石油具有很強的金融屬性,資源市場、大宗商品代價與宏觀經濟等疑問膠葛在一起,牽一發而動全身。疫情和油價沖擊股市,股市又反過來陰礙油價,應關注油價暴跌可能觸發的系統性危機。
國際能源格局動蕩時刻,我國應該如何保障石油安全?
只要不發作戰爭,在供大于求的場合下,不會出現石油斷供。朱彤轉而表示,我國應對原油供需沖擊的才幹需要提拔,特別是原油儲備才幹(戰略儲備和商務儲備),通過全面鬆開原油入口資質的方式,勉勵社會資源進入原油貿易領域,來提拔社會儲備才幹,提高原油貿易和庫存調節的敏捷性。
上述觀點得到林伯強的認同。據他介紹,現在我國石油儲備還達不到國際上要求的90天原油消費量,而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過份70%,內地開采成本又對照高,提拔原油儲備才幹勢在必行。
林伯強以為,我國在根基設備才幹建設方面優勢突出,在經濟低迷的場合下,可以投資增加原油儲備設備的建設,增強對原油的儲備才幹;在國際油價低位的期間,增加原油的儲備量,甚至可以考慮120天的儲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