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戲劇節在桂花香中迎來了第十屆。
北京年輕報對話三位建議人黃磊、賴聲川、孟京輝:對于差異的疑問,他們給出的答覆千差萬別,但對于一件事,他們的答覆卻驚人地相似——那便是烏鎮戲劇節十屆以來最大的變化便是沒有變化。
黃磊
戲劇節要給大家提供一種生活中最美好的樣子
長年前第一屆烏鎮戲劇節開幕式當晚,黃磊身上掛了兩個對講,差別在兩個頻段指揮著嘉賓入場和媒體采訪,當時大家完全沒有經驗,我自己也很緊張。可是開幕大戲《如夢之夢》一開演,曾經看過這出戲的黃磊要了一條船回到了自己Q8娛樂城VIP優惠的住處,躺在床上睡了一覺。晚上11點半鬧鐘響了,他起身去似水光陰酒吧同看完戲的各路朋友暢聊觀劇感受和對戲劇節的第一印象。此后的九屆戲劇節,開幕這天,他的行程都dg娛樂城如出一轍,看開幕大戲、出席開幕酒會,所有的一切都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轉著。
每年戲劇節,黃磊根本都會看10部左右的戲。從邀約劇目數目的增加到戲院空間的拓展,黃磊稱:戲劇節的變化是漸進的、遲鈍的,有時甚至是觀眾覺察不到的。就如同天天在一起的家人感受不到彼此的變化,也正如《等候戈多》中那句經典的臺詞:又用活該的時間折磨我。
第一屆時,黃磊說固然那會說是要做十屆,但基本沒敢往那想:如今固然到了第十屆,我也不會去想要不要做到二十屆。我們的方法便是給大家提供一種生活中最美好的樣子,但願戲劇節可以讓全世界看到我們的善意和美好。戲劇節既單純又不單純,我們是在做一件美好的有夢想的事。到今日,我們幾個建議人越來越有信心,也越來越有默契,這無疑是我最喜愛的一件事,也是我生命中最愛的一件事。
十屆戲劇節十個主題,第一屆的主題映是黃磊印象最深的。烏鎮到處都是水,戲院也像一面鏡子,會看到自己。有一天我看到年輕競演的演員就在草地上排演,曾想過是不是為他們提供下其他的場地,后來一想實在不用,這便是屬于他們的排演場。看著青年人手拉手轉圈舞蹈,我就站在那兒看著他們,看了好久。我在想為什麼會看得這大福娛樂城app android麼著迷?是由於我們在這個年紀的時候,從來不會當真地看自己,而是著急去看世界。等到有一天我們到了這個年齡,看到那些青年人就像是看到了曾經的自己。烏鎮戲劇節是為‘年輕’人做的,年輕不是年齡上的,而是精神層面的,永遠青年、永遠熱淚盈眶。
賴聲川
幾位建議人都是實其實在卷起袖子做事情
從第一屆到第十屆,烏鎮戲劇節在賴聲川眼中就如同昨天一樣。那樣一種能量、一種激動、一種魔力,一座美麗的小鎮加上戲劇徹底融入。這種魅力是難擋的。第一屆開幕當天,我們還是很緊張,從典禮布置到嘉賓款待千頭萬緒,可是每一個人都很冷靜地處理著一切;到第十屆的開幕演出,一切都就緒了。那天走進大劇院時,我感到到一股青年的氣力,比10年前更青年。也許第一屆我們不去想未來會怎樣,權力做好當下,它天然就有一種生命力。
直到目前,仍然有人覺得幾位建議人只是掛名而已,但賴聲川說,他們都是實其實在卷起袖子做事情。我們的工作群中,從年頭到年尾,幾個人一直連續不斷商量著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細節。前幾屆我是藝術總監,身上責任大;這幾年是孟京輝,他最辛苦——所有的節目選擇都由他‘發球’,然后我們提供各式各樣的意見。
第一屆時,我們真是苦苦懇求人家來這樣一個無知道是哪里的場所演出。當時怎麼跟人家辯白都沒有用,只能說:你相信我。到了第二屆,戲劇節口碑幾乎炸裂。到了第五屆第六屆,就再也不用求人了。世界各大戲院團隊,以及個人藝術家的經紀人,開始主動找到我們。這也算是這些年的最大變更。
賴聲川表示,本年是自己戲劇生涯中的第41部劇作《長巷》世界首演,他必要要花更多時間在自己的戲里。整個烏鎮就像個舞臺,每個角落都如同一座戲院。美麗的江南,沐浴著桂花的芳香,大家一起看戲——戲劇的氣力給世人的是一種幸福感。賴聲川表示,下一個十年,還是會陪著戲劇節一直走下去。一切從品格開始,戲劇品格、生活品格,加起來便是烏鎮戲劇節的體驗。十屆的主題中,賴聲川最喜歡的則是本年的起字:開幕酒會時就刮風了,似乎老天在暗示說三年后可以重新再來:文化再起來、戲劇再起來、戲院再起來、i88娛樂城體驗金規則我們再起來,整個戲劇界可以就這樣再起來。
孟京輝
體驗金 娛樂城14部國際劇目來到烏鎮真挺不容易的
在孟京輝眼中,烏鎮戲劇節最早的概念到目前一直都還堅定著:最早的設想也似乎都實現了:關注度在提拔,無論創作還是控制或是專業都越來越成熟。十屆不是一個解散,而是一個萌芽狀態。
比擬賴聲川和黃磊,在初創階段時孟京輝就有過對十年甚至更遠的設想:由於陳向宏教師值得信任,賴教師值得尊敬,黃磊值得共事,這樣幾個人在一起,是一定能做好的,十屆還真有了那麼點功績感。
本年14部國際劇目來到烏鎮。身為藝術總監,孟京輝只有一句話真挺不容易的。我去找德國塔利亞劇院。他們說這個戲太貴了而且太麻煩了,我說不用考慮這麼多,中國觀眾喜愛最主要,我們不怕麻煩。于是這出《H—100秒到午夜》成為了本年的開幕大戲。之后就是復雜的溝通,每日好幾十條信息,一會兒是燈光操控來不了了,一會兒是某些設施必要走海運,一會兒又是某個型號不對了,然后又是某個演員摔斷了腿需要換人,又要重新辦簽證……總之,調和排期是一個常人很難想象的復雜繁瑣的過程。策劃有時趕不上變化,變化是恒久的。
孟京輝最喜愛的戲劇節主題詞是眺,都說遠望,但‘望’有點太抒情了,眺就顯得很有胸懷。他挑選劇目時不考慮兼顧觀眾的口胃:南北方的戲劇節,無論什麼氣質,都要讓它自由多元生長,這就需要有種寬容度,這10年來我也變得對照寬容了。但寬容不意味著不鋒利,而是逐步相近我們要點訴求。在他看來,篩選劇目時也無需考慮市場:由於烏鎮戲劇節本身是被篩選過的,它不是用經濟前提、評論尺度來篩選,而是用現代戲劇美學的尺度篩選。
從第一屆的《空中花圃謀殺案》,到此后的《他有兩把左輪手槍和黑白相間的眼睛》《兩只狗的生活意見》,以及《太陽和太陽穴》《茶館》《紅與黑》《第七天》,再到本年的《一個女人終生中的24小時》和《臭蟲》,孟京輝表示,自己在烏鎮的創作還是挺飄飄然然、浮浮沉沉、玩玩鬧鬧的。每個演員都特來勁,那種站在舞臺上的慷慨和驕傲,以及在這種天地之間抒發情感的雄心勃勃,都讓人很高興。孟京輝說。
文本報 郭佳
攝影本報 王曉溪
統籌 劉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