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年中工作會議提出,堅持推進資源市場高程度雙向開放,強化監管合作。連續推進市場、行業和產品開放,研究逐漸統一、簡化外資介入境內市場的渠道和方式,同步加強開放前提下監管春風險防控才幹建設。
跟著資源市場對外開放的推進,外資金融機構加快對中國的布局,外資也連續不斷流入A股市場。截至現在,內地已有6家外資控股券商、1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另有,3家海外資管巨頭申請公募執照正列隊待批。
市場方面,據東方財百家樂單挑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8月7日,年內北向資金凈流入A股1244億元。據外匯局數據,本年二季度外資投資境內證券凈流入逾600億美元(約人民幣4200億元),處于歷史較高程度。市場人士表示,美元指數趨于疲軟的場合下,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增強,進一步優化外資投資渠道,有助于外資進一步流入中國市場。
資源市場對外開放連續推進
外資加快流入中國資源市場
本年以來,雖有疫情的擾動,但資源市場對外開放進一步加快,外資金融機構也在加快布局中國市場。
4月1日,跟著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取消,期貨公司、證券公司和基金控制公司的外資股比限制全面鬆開。現在,已有瑞銀、野村、摩根大通等6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獲批。6月18日,證監會核準摩根大通期貨為我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
公募基金方面,據證監會網站,本年4月份以來,貝萊德基金控制有限公司、路博邁基金控制(中國)有限公司和富達基金控制(中國)有限公司等3家海外資管機構先后向證監會提交了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執照申請。7月31日,證監會已經正式受理貝萊德基金的申請。
7月10日,中國證監會和中國銀保監會聯盟修訂發表了《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控制設法》,許可外國銀行在華分行申請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資格。
產品方面,5月29日,證監會批準上海國際能源買賣中央開展低硫燃料油期貨買賣,同時確認低硫燃料油期貨為境內特定品種,引入境交際易者介入買賣。截至現在,我國期貨市場已經有原油、鐵礦石、PTA、20號膠等多個境內特定品種。
在走出去方面,6月17日,中國太保環球存托憑證(GDR)在倫敦證券買賣所上市,是內地第二支在倫交所發行勝利的GDR。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表示,現在我國資源市場雙向開放的速度連續不斷加速,一方面有利于提拔國際資源對我國A股市場的認可度,連續不斷推動A股的國際化歷程,也有利于引入活水,促使外資進一步流入我國資源市場;同時外資普遍以價值投資為主的特點,便于A股的優質資產脫穎而出,整體上有利于我國資源市場平穩康健發展、優化資本部署。
進一步開放內地的資源市場,需要從兩個維度考慮,一是引進來,二是走出去。國海證券研究所宏觀研究擔當人樊磊對《證券日報》表示,比年來,資源市場對外開放贏得了實質性進展。客觀上來看,現在資源市場的雙向開放還是更偏重于勉勵資源流入。
年內外資維持凈流入
QFIIRQFII新規逼近
市場方面,本年以來,外資維持了凈流入狀態。6月19日,富時羅素指數將A股的納入因子從175%提拔至25%。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8月7日,年內北向資金凈流入A股1244億元。
外匯局數據顯示,截至本年6月底,境外投資者持有的A股市值余額3684億美元(約人民幣258萬億元),較2024年年終上升了16%。此中,二季度境外投資境內證券凈流入逾600億美元(約人民幣4200億元),處于歷史較高程度,顯示人民幣資產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我國對外證券投資亦維持一定規模。
未來最重要的還是要優化各種渠道,擴大外資對于中國債券的買入。昆侖康健保險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瑋對《證券日報》表示,當下,美元指數趨于疲軟,將提拔外資對人民幣資產的偏好,外資投資渠道的進一步優化,有助于外資進一步流入中國市場,也可以對內地發債壓力下流動性內部收緊起到對沖作用。
外資介入境內市場重要通過兩種道路,一是機構投資者通過QFIIRQFII進入;另一種是通過滬深股通等互聯互通機制進入。李湛表示,上年1月份,證監會曾表示,擬將QFII、RQFII兩項制度合二為一,進一步放寬準入前提,擴大投資范圍,統一與簡化其介入境內證券市場的渠道和方式。預測證監會將連續推進。滬深股通方面,預測后續將對現有的具體業務實施設法進行修訂,優化互聯互通的買賣流程,提高買賣效率,同時完善相應的監管機制,進一步簡化外資介入A股市場dg 百家樂 ptt的方式。
本年5月份,QFIIRQFII百家樂規則圖解額度限制已全部取消。6月份,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接納采訪時表示,QFIIRQFII新規即將頒布,買賣所債券市場開放也將加速推進。證監會將堅持不移繼續穩步推進資源市場高程度雙向開放。一是連續完善資源市場根基性制度。既包含有正在推進的資源市場自身的多項革新,也包含有對跨境投融資、買賣總結等制度的完善。二是連續不斷深化全方向國際合作。進一步優化滬深港通機制,連續不斷豐富國內和香港全方向多層次務實合作。進一步完善滬倫通,拓寬跨境ETF互通機制,加強中歐金混合作;同時全面推進監管改良春風險防范,健全跨境資源監測春風險預警機制,加強跨境監管調和協作和信息數據共享,做到放得開、看得清、管得住,確保開放環境下資源市場的穩健運行。易會滿表示。